(资料图)
“三高”油气藏压裂改造见成效、低渗难采油藏日产突破千吨大关、特色解堵技术助力气田增产增效……截至5月29日,青海油田天然气日产量踏点运行,原油日产量呈稳步增长态势。
进入二季度,青海油田抓住油气生产黄金季节,持续推进油气井维护管理、油气产能建设、技术创新攻关等工作,全面提速提效。
产能建设提量。青海油田突出效益建产,原油产能部署坚持“先肥后瘦、效益排队”原则,从注采完善、加密细分、井网重组、滚动扩边和新区建设等方面部署建产方案;气田老区瞄准水侵区、非主力层等建产目标,新区推进勘探开发一体化,加快储量动用,优化产能部署。
青海油田南翼山油田是典型的“长井段、多油层、低饱和度”的低渗难采油藏,先天资源禀赋较差,效益开发难度大。青海油田深化油藏地质认识、精细方案论证,坚持钻建一体化运行,实现产能建设早开工,新井投产早见效。目前,翼3井区Ⅰ类+Ⅱ类油藏已投产新井20口,平均单井日产油超计划0.3吨。
管理提升挖潜。结合当前生产现状,青海油田调整老区、新区原油产量结构,构建科学合理的开发秩序。突出老井维护、精细注水和效益措施,通过开展管理控递减、措施控递减、水驱控递减等工作,实现老井产量箭头向上,递减指标阶段向好。天然气生产抓实老井产量、自然递减、综合递减、工艺措施、设备运行等多项重点工作,气田自然递减率、综合递减率等指标均控制在计划内。
技术攻关增效。柴达木盆地构造运动强烈,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特征和资源类型极具特色,加之自然环境恶劣,柴达木盆地有勘探开发“禁区”之称。青海油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努力将开发“禁区”里更多的油气资源“变现”。
结合尕斯、南翼山、油砂山等老区油藏的“脾性”,青海油田开展压裂技术创新攻关。在储层改造方面,经过近两年探索,形成了一套具有低成本、高效率、低伤害等特点的QHYTYL-1变黏滑溜水体系。和常规胍胶体系相比,应用QHYTYL-1变黏滑溜水体系,每立方米液成本降低60%以上,施工效率较以往提高2至3倍。针对常规热洗清蜡效果变差、洗井不彻底等问题,青海油田40多名科研人员在生产现场解决难题,自主研发了ZC-2表面活性剂。截至目前,今年已在现场应用2210井次,平均返排周期缩短0.6天。
为做好评价井、产能井、措施井的资料录取和解释评价工作,青海油田开展控压密闭测井工艺攻关,顺利完成了首口高压工程测井套损检测施工,刷新了油田套损检测施工井口压力最高纪录。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