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美术报》结下不解之缘,既是忠实的读者之一,也是虔诚的作者之一。30载时光的照见,他给予我们读者与作者——良师益友、美美与共的感受。笔者在《美术报》迄今为止已经发表56篇文章,分别见于论说、美育、砚边与赏析等栏目。在撰写这些文章的过程中,有几个小故事印象深刻。
这是一个面向社会美育、美术创作与美术教育的具有大众性、同时又具有专业性的刊物。许多学校和文化艺术部门都订有此刊。针对当时不少人被材料特殊方法(染、洗、吹、刮、皱等)所迷,以为这些手法可以替代中国画中的皴法。我在所在院校美术专业的山水画教学和毕业生创作中亦多次批评这种倾向。1996年5月6日,该报在评论版头条发表了笔者《山水画皴法还要不要》。这是对我们学习与坚守中国艺术传统精神的有力支持。刊物与作者对此形成共识:技法可以拓展,但基本的文化要素与艺术精神不能抛弃。
廖少华 风雪天 石雕
【资料图】
《美术报》对创作的关注倾心倾力皆有目共睹。笔者是教师,但同时也是美术创作者。在这里要向《美术报》真诚地说一声感谢!1990年6月,我奉调令即赴青海民族师专任教,临行前将一件建筑工地丢弃的石头创作的石雕头像《风雪天》,送给了妻兄,他非常高兴。无奈他家里房子太小,便在附近专砌了一个小屋放置,村民们不知详情以为是一个美丽的菩萨,时而有人去烧香;后来妻兄家里改建房子,被工人不小心将此石雕铲入了古井……笔者将此过程写成《墙石的命运》,述说了此石雕的创作与结局。《美术报》2018年7月21日发表,张雄艺术网随即转发了此文。仅仅4天,读者点击量300448人,点赞者6177人。短短一文,点开了众多读者的迷题——只要真心以对,普通作者的作品同样可以获得理解与好评。美与美虽然面目不同,但美美共享是相通的!
中国美术的当代发展,与其它中国艺术同样经受西方文化与艺术的强烈碰撞。对此,《美术报》有自己鲜明的文化立场与态度。在积极弘扬中华文化与艺术精神的同时,客观理性地对待和借鉴西方艺术有益因素,不全盘照搬,也不盲目抵制,这是大国文化艺术的胸怀。
笔者在长期担任省级图书审读员的过程中,对一些予中国美术界读者有益的外国译著,先后写出多篇评论,《美术报》都及时发表给予支持。
2022年1月22日发表的《书隙之见——〈艺术哲学新论〉读后感》。著名水彩艺术家黄铁山先生说:“读了你的文章受益匪浅。艺术史阐明的真理:艺术源于自由,真善美的艺术是永恒的,艺术的发展动力在创新。”他还表示在有关艺术讲学中向学员们介绍了笔者文章中的这些观点。2022年9月10日发表的《物镜之明——[德]温克尔曼〈论希腊人的艺术〉读后感》,受到著名美术史论家李松先生的重视。他在2023年2月21日给笔者的信中指出:“邵大箴先生所译温克尔曼《论希腊人的艺术》,……选题极好,温克尔曼的艺术史论著作非常重要,但在国内一直没有译介,我读后受益很深,不只是在基本理论上,而且在研究方法上也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你在中国美术学院的刊物上给予阐释,做得好。”年已九十高龄的他,这个肯定首先是给《美术报》的,因为有这种重要刊物的关注、才能让更多的读者得到启发。
李松老师九十岁,写字手抖,但还是坚持用笔写了这封信。
欣逢《美术报》创刊30周年之庆,笔者作为一位老读者和作者,期望贵刊保持自己秉承已久的办刊方向,在坚守中国特色的文化阵地、开设丰富的视窗、鼓励艺术的多样性,扩大出版者、读者与作者三者有益交流等方面,取得更大的成就!
(作者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原委员、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教授)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