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推动社会进步,离不开创新的力量;促进医学发展,少不了科研的贡献。近年来,上海公立医疗机构瞄准疑难危重疾病推进临床科技创新,鼓励临床医生将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变成科技创新的着眼点,不断深入研究,勇攀医学高峰。记者从今天举行的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获悉,多项从医院走出来的科研成果令人瞩目。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有两项成果获一等奖,其中一项涉及中老年男性健康,另一项聚焦女性健康。薛蔚教授领衔的《前列腺癌诊断新方法及精准微创治疗新技术的创建与应用》就瞄准中老年男性的常见癌症——前列腺癌。项目组历经多年攻关,破解了前列腺癌诊断、治疗、机制探究的核心难题,显著提高了我国前列腺癌诊疗水平。
薛蔚透露,针对传统筛查手段特异性不足的缺陷,团队在国际率先提出基于前列腺液的拉曼光谱无创诊断新技术,特异性从58%提高至83%;针对传统影像检查无法发现早期微小转移灶的困境,国际首创PSMA+FDG双标记PET/CT检测,检出率较单标记法提高近20%。建立前列腺癌个性化治疗新模式,显著改善疾病预后。团队自主研发具有“一主两从”式悬吊四臂结构等国际领先技术的手术机器人系统,提高了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术的精准度与安全性;针对局部进展前列腺癌单纯手术根治率低的局限,还在国内率先开展新辅助多西他赛+内分泌治疗+手术联合治疗,根治率从48%提高至81%,无生化复发时间从8.9月延长至19.3月。
狄文教授的获奖项目则和女性健康息息相关。《基于“女性全生命周期生殖健康管理”的科普教育工程》项目获得了科学技术普及奖一等奖。狄文团队多年来坚持倡导“女性全生命周期生殖健康”管理理念,针对女性不同的生命阶段出现的不同健康问题,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普教育工作。项目覆盖了女性全生命周期的五个阶段,即婴幼儿、青少年、育龄期、更年期、老年期。让处于任何一个阶段的女性都能得到充分的健康指导。
医学发展永无止境,科研探索永不停息。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也有两项成果获一等奖,一项关于“耳”,一项关于“眼”。李华伟教授领衔的项目《耳源性眩晕精确诊疗体系的建立及推广》、卢亦教授领衔的《高度近视白内障精准治疗技术与应用》均获一等奖。
李华伟介绍,眩晕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其中60%-70%由内耳前庭功能障碍所致。耳源性眩晕病机复杂,诊治困难,手术治疗风险高。为解决这些难题,项目组开展系列创新研发工作,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人数据支撑的耳源性眩晕精确诊疗体系。项目组研发了“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症诊断仪”等设备,获1项国际专利、6项国内发明专利,在眩晕诊疗设备市场占有率已超25%。项目组还研发了集智能诊断、随访、康复、科普为一体的“复旦眩晕AI工作站”公益平台,通过“智能问卷”实现疾病初筛和就医精准匹配,开展“人机融合”在线康复和远程督导,建立“动态评估”的诊疗和康复新模式,推动眩晕疾病诊疗的智慧化进程,目前已服务上万名患者。
上海拥有全国领先的科研院校和医疗资源,在医疗卫生领域沉淀了丰富的科技创新与临床研究实力。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要求下,临床科技创新正在成为医院转型的“内驱力”,最终将成为造福广大患者的核心“竞争力”。
新民晚报记者 左妍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