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3月8日,全省农业农村局长会议在南京召开,分析当前农业农村发展形势,部署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五强五前列”农业强省建设开好局起好步。
去年,全省农业农村系统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大要求,积极应对复杂的外部环境、疫情、极端高温干旱天气,农业农村经济实现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稳中向好。“可以概括为‘超、快、高、多’。”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季辉说,分别体现在多项指标超历史,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快,现代农业水平高,农业农村发展平台载体多,为建设农业强省打下坚实基础。
过去一年,我省农产品网上交易额1226亿元,休闲农业综合收入907亿元,农产品进出口总额290亿美元,均创历史新高。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486元,位居全国各省区第二,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2.11:1,是全国城乡收入差距最小省份之一。
过去一年,我省现代农业水平持续提高,建成高标准农田400万亩,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71.8%。培育壮大优质稻麦等8个千亿级优势特色产业,10亿元以上县域优势特色产业199个。农业农村发展平台载体增多,拥有部省共建农业农村现代化、南京国家农创中心等平台,创建了4个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8个农业现代化示范区、14个现代农业产业园、5个农村改革试验区等一大批“国”字号发展载体。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加快建设农业强省的起步之年。季辉说,今年全省农业农村工作思路是“一保两化三提升”,“一保”就是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两化”就是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三提升”就是提升农业科技服务能力、农村改革创新动力和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工作举措上具体是“四个一”,即建设1000个农业农村重大项目,支持1000个农业新型经营主体领头雁,培育100个农产品和农业服务业品牌名牌,打造100个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载体平台。
粮食稳产保供,是稳经济、稳全局的压舱石;“菜篮子”产品保供稳价,是稳预期、稳民心的基本盘。会议明确,实现农业强省“五强五前列”,必须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全力守好“米袋子”,我省将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和粮食安全责任制,深入实施新一轮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确保每个县(市、涉农区)粮食播种面积只增不减。优化丰富“菜篮子”,加快80万亩“菜篮子”绿色蔬菜保供基地建设,确保全省能繁母猪存栏量稳定在120万头左右,水产品产量稳定在480万吨左右,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消费需求。同时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
会议明确,实现农业强省“五强五前列”,必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现代化要在标准化、绿色化、设施化、智慧化、园区化、融合化等6个方面示范引领,探索差异化、特色化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农村现代化要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努力将农村打造成宜居宜业和美的现代生活家园。
实现农业强省“五强五前列”,必须全面提升农业农村发展动能。我省将全面提升农业科技服务能力,发挥我省农业科技创新优势,聚焦生产需求提升攻关精准性,聚焦企业研发提升转化积极性,聚焦体制机制创新提升推广有效性,办好中国(南京)农业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全面提升农村改革创新动力,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社会化服务、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大力推广“小田并大田”等经验做法,力争在新一轮农村改革中先行探索、走在前列。全面提升农业农村发展活力,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大力推进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建设、推动农业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农业本质安全水平,认真落实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21条”。
会议以视频形式展示13个设区市2022年工作亮点和2023年创新举措,为28个县(市、涉农区)农业农村重大项目省级示范项目授牌。南京市江宁区、沛县、溧阳市、如东县、泗阳县等5个县(市、涉农区)分别围绕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和美丽乡村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和鱼池标准化改造、海洋渔业安全生产、农产品精深加工等方面作了交流发言。(颜颖)
关键词: